发布日期:2025-08-16 12:29 点击次数:182
《资治通鉴》第八十八卷 晋纪十
西晋·晋愍帝建兴四年(丙子,公元316年)
【原文】
苌等攻贼帅马严、冯䐗者,久而不克,司、冀、并、兗流民数万户在辽西,迭相招引,民不安业。勒问计于濮阳侯张宾,宾曰:“严、者本非公之深仇,流民皆有恋本之志,今班师振旅,选良牧守使招怀之,则幽、冀之寇可不日而清,辽西流民将相帅而至矣。”勒乃召苌等归,以武遂令李回为易北督护,兼高阳太守。马严士卒素服回威德,多叛严归之,严惧而出走,赴水死。冯者帅其众降。回徙居易京,流民归之者相继于道。勒喜,封回为弋阳子,增张宾邑千户,进位前将军;宾固辞不受。
【解析】
译文太长,略过
【解析】
今天聊的内容比较务虚。
解决问题,要方法,但是大多数人困在找不到方法。
于是有一种说法要有方法论,到底什么是方法论,或者说方法论如何找,今天的文章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。
可以直接跳过解析看后面的'闲扯’。
昨天的内容咱们聊到,并州刘琨靠着北方拓跋鲜卑内乱,吸纳了十几万人口,一时间实力膨胀想和石勒掰掰腕子。
本以为刘琨能憋个大的,结果他拉了个大了,直接被石勒打崩,好不容易攒的家底直接一把梭哈光。
刘琨彻底歇菜,再也无力争夺北方霸权。
另一边,石勒在攻灭幽州王浚后实力爆炸,又猛击刘琨教他做人,一时间风头无二。
但就像昨天文章提到的,你有资源,不代表你能用出资源具有效果,有用和能用之间是两码事。
石勒准备先把自己的地盘搞定,一些边角料、地方势力,一个个拔除。
上面材料就是石勒派人收拾贼帅马严、冯䐗的过程,但过程不太理想。
有句话这样说的,人手里拿着个锤子,看到什么都觉得像钉子,都想敲两下。
这话换个场景,一个处于成功上升趋势的人,他有他的一套方法,他因为这套方法一路胜过来,他就会觉得,遇到的事他都能用这个解决。
这就叫路径依赖。
显然石勒这个时候,就遇到了这个问题。
他这套杀伐攻略的策略,不管用了。
苌等攻贼帅马严、冯䐗者,久而不克,司、冀、并、兗流民数万户在辽西,迭相招引,民不安业。
还记不记得昨天咱们聊到的,人际关系里面大把属于认识但关系不深,而关系不深就意味着,你想用别人的资源,基本上不可能。
这个规律反过来,你越是用力太猛,只会把别人逼到你的对立面去。
就好像做销售,客户有意向签单,但是在犹豫,结果你天天几个电话去问,人家一定会被你搞得非常反感,能成的单子也会飞掉。
所以石勒为啥搞不定马严、冯䐗,本质其实一样,就是逼的太急、太狠了,兔子急了还咬人呢,何况是人。
石勒手下头号谋士张宾建议,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呗,换个善于招抚的人,这事就好办了。
今班师振旅,选良牧守使招怀之,则幽、冀之寇可不日而清,辽西流民将相帅而至矣。
张宾在逻辑中,马严、冯䐗不过小角色,本就成不了气候,之所以搞不定,问题出现策略错了。
此时天下大乱,中原、河北、冀州大量百姓流亡到辽西。
人在异乡为异客,石勒相攻太着急,人家为了求活,自然抱团抵抗。
但这些人是石勒的敌人吗?也不是。
从本质上来说,这些人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,但凡有机会回到老家或过上稳定的日子,人家也不想刀头舔血。
就像苏秦说的那句话“但使洛阳二顷田,安能佩六国相印?”
所以这话反过来,也能说明现在很多00后,家里条件不错,你让人家吃苦,不是人家吃不得苦,而是人家觉得没必要啊。
石勒的问题在于把马严、冯䐗和这些流民看做了一个整体处理。
你把这些人区分开来看,马严、冯䐗等人只是一小撮,更多是上面提到的你给个机会就能变良民的百姓。
所以,要针对性处理的不是马严、冯䐗,而是那些大多数潜在良民百姓。
勒乃召苌等归,以武遂令李回为易北督护,兼高阳太守。
石勒把部队找回,换人上去。
人事变动一般是方向路线改变的前兆,石勒换人就是为了改剿为抚。
马严士卒素服回威德,多叛严归之,严惧而出走,赴水死。冯者帅其众降。回徙居易京,流民归之者相继于道。
新上任的高阳太守李回原本是李潜的长史,而马严的手下很多都是李潜麾下的士兵,有这层关系在,加上李回人品非常不错,于是很多人投奔李回。
昨天的内容咱们讲到,关系想要用,必须提前建立更深的联系,石勒这里就是利用了李回与这些乱贼的内在联系,达到了攻心的效果。
结果非常好,马严、冯䐗不战自溃。
问题解决了,也没怎么花太多功夫。
这就是抓到了问题的点子。
【闲扯】
聊点虚头巴脑的东西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pc加拿大28有多假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